话题 | “机器人伤人”事件背后所带来的启示

导语 对于大多数而言,提及机器人伤人,更多会联想到科幻电影中的剧情,例如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系列。而随着2018年的离去,整个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业已经步入正轨,技术更日臻

导语 对于大多数而言,提及“机器人伤人”,更多会联想到科幻电影中的剧情,例如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系列。而随着2018年的离去,整个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技术更日臻成熟。但同样在2018年,一些概率性的机器人伤人事件,却依旧在提醒着广大机器人从业者们。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5日,美国新泽西州亚马逊仓库发生一起防熊喷雾剂泄露事故。据ABC新闻报道,因机器人不小心在仓库里刺穿了一罐驱熊剂,美国新泽西州24名亚马逊员工被送往医院治疗,其中一人伤势严重,另有30名工人在现场接受治疗。截至当地时间12月5日晚,物流配送中心已全部清空。
 

        在过去的2018年,机器人伤人事件同样也在国内发生过: 2018年9月10日上午,芜湖市经济开发区某企业内,一名工人在给搬运机器人换刀具时,突然被机器人夹住。虽然该工人很快被救下,但被送到医院后,因伤势过重,最终不治身亡。经调查,该工人在为机器人更换刀具时未切断电源,这才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伤人”事件屡见不鲜
 

        翻开历史,自机器人诞生,并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之日起,机器人伤人事件就时有发生:
 

        1978年9月6日,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的切割机器人在切钢板时,突然发生异常,将一名值班工人当作钢板操作。这是世界上第一宗机器人伤人事件。
 

        1979年1月25日,年仅25岁的美国福特工厂装配线工人Robert Williams,在密歇根州的福特铸造厂被工业机器人手臂击中身亡。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例有据可查的工业机器人杀死人类的案件。
 

        1982年5月,日本山梨县阀门加工厂的一名工人在调整停工状态的螺纹加工机器人时,机器人突然启动,抱住工人旋转起来,酿成悲剧。
 

        1999年,一名肉食品加工厂的工人因为误操作启动机器人而被卷入传送带,结果不幸身亡。
 

        2001年,一名汽车厂工人在进入机器人防护笼进行清洁工作时,被机器人扼住喉咙压迫在滚轮下,最终窒息身亡,
 

        2015年7月,一台突然启动的机器人击中美国一汽车工厂装配工头部,并致其死亡。
 

        2015年,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厂中一台机器人突然“出手”击中一位正在安装和调制机器人的技术工人胸部,并将其碾压在金属板上。
 

        “伤人事件”启示录
 

        某AGV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这种事情天天在发生,“我认为这属于机器伤人,没必要将机器伤人与机器人伤人做差异化的认知。”斯坦德机器人合伙人王茂林也表示,不能排除机器人伤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机器人远没有想象中的智能,目前还需要慢慢尝试,逐渐推广。新事物的出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要辩证的看待其发展节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艾利特机器人CTO孙恺博士认为,这种事情就和汽车会撞人一样在所难免,但他同时表示,人们要想办法降低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出于对安全的考量,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协作机器人,而未来还会有其他新的传感器产品和技术,构成以新式传感器为基础,算法为核心,传感器与算法相融合的安全体系。”
 

        “根据墨菲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微链智能总经理张宇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是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把发生概率降低。“其实现在之所以这种事情发生得比较少,也是因为应用了大量技术,比如安全围栏、光纤传感、协作机器人等。”
 

        张宇说,“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例如感知技术或是触觉传感器等更好,更灵敏的技术手段,再加上机器人也越来越智慧,伤人事件的发生概率会越来越小。”但他强调,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由于在设计上对于人员安全方面的考虑并不充足,只能靠安装护栏等方式,因此如果出现操作不当或误操作,悲剧难免会再度发生。
 

        技术的革新,似乎成为降低机器人伤人概率的必经之路,但王茂林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机器人伤人的概率会越来越小,但面临的问题是,可能产品还未来得及发展完善,便被下一代技术或产品革新掉了。场景和需求发展太快,给了产品和技术降维打击的机会。”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器人企业高管对记者说:“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机器人都在大量普及,其生产及使用中的安全问题也已经引起各个生产企业的重视,在结合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后,各生产厂家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等环节均对产品严格要求,在达到预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之后才能投入应用。”他说,“目前亚马逊出现的这种情况,虽说是个案,但如果不加以认真对待,引起重视,国内应该也会出现,只不过说是以哪种形式出现而已。”
 

        “但归根结底,机器人伤人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操作失误或程序出现故障,离机器人自主的、有意识地破坏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大可不必惊慌。”该受访者笑称,“机器人统治人的时代没有那么快在现实中出现。”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心智造网(www.hahakm.com)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0)
上一篇 2019年1月3日 上午1:46
下一篇 2019年1月3日 上午2: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加入社群
加入社群
QQ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