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卡机器人·关注 | 协作机器人,最终进化为何?

导语 回到两年前,也就是2017年,人机协作概念兴起,在UR、Rethink等知名创企与工业四大家的带领下,国内大量机器人本体厂商进军协作机器人。时间一晃来到2019年,目前到底有什么应用场景

导语 同心智造网传媒推广–节卡机器人   当下机器人从机器“设备”到机器“人”的分水岭还未完全形成,未来协作机器人将面临着怎样和感知技术结合,如何更加智能,与人类默契相处等一系列问题。最终进化为何物,拭目以待。

 

         同心智造网传媒推广–节卡机器人   回到两年前,也就是2017年,“人机协作”概念兴起,在UR、Rethink等知名创企与工业四大家的带领下,国内大量机器人本体厂商进军协作机器人。时间一晃来到2019年,目前到底有什么应用场景是非协作机器人不可的,现在谁也说不出来。但不置可否的是,大家都对协作机器人的未来都十分看好,只是真正的爆发还没有来到。
 

1546909613999606.jpg

         前景光明但质疑四起
 

         而现如今,但凡是谈到协作机器人的就好像一定会带上Rethink倒闭一事,只能说这家企业作为协作机器人的先行者之一,名气实在是太响亮了。他的倒闭是真正的给了协作机器人当头一棒,除了目前不被大众理解与需求的安全的人机协作,协作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一部分传统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眼中,“两者没区别,所以协作机器人只有做到比同公斤级别的工业机器人价格更加便宜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即使他慢一点,也无伤大雅。在工业环境中,最讲究的就是精度、效率与刚性,而协作机器人的慢完全不能满足,而且正是因为他慢,所以他才安全。”
 

         李明洋对这种说法不认同,节卡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协作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其总经理李明洋讲到:“协作机器人的出现,是机器人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也就是说,它的部分技术来源于传统工业机器人,以一体化关节为代表的全新机械结构、姿态控制等方面均与传统工业机器人形成了很大的区别。可以说,协作机器人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别。”
 

         协作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基于不同设计理念、产品定位,拥有各自的目标市场、制造模式与应用领域。协作机器人的设计初衷在于补充传统工业机器人的部分使用空白,打破人机分离工作的现状,切入更加细分的精细化操作和定制化操作市场,但并不会对传统工业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产生影响,二者优势互补。
 

         “之所以有越来越多企业投身到协作机器人行业,只能说明,大家越来越多的认可协作机器人的理念。每一个行业在开始的阶段都会被质疑或者观望,步入高速发展期都会出现跟风现象。”而现在很多莫名其妙进军协作机器人的本体厂家的最真实写照却是“协作机器人已经研发出来,不推向市场,赔的会更多,推了好歹能回点成本。”
 

         众多刚入场还停留在“协作机器人”本体研发或者工程样机阶段的机器人企业,由于短期内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应用,不能形成正向的现金流,同时,很不幸的遭遇经济寒冬,未来极有可能将在寒冬中凋零。目前,协作机器人行业确实处于高速发展中,但是只局限在有市场落地能力、技术实力、资金实力的企业。
 

1546909632940416.jpg
 

         真正的分水岭在于AI
 

         李明洋讲到:“传统工业机器人,做人做不到的事情,比人快、比人准、比人提得重,即,工业装备。协作机器人,专门做人双手能做的工作,讲求像人一样灵活,即,取代人的手头工作。”
 

         那么从现在协作机器人的三个最根本特征“易用性、安全性、成本”出发,目前协作机器人企业主要解决的是提升安全性和简化编程的问题。安全性主要是靠力矩传感器+视觉、外衣保护设计、搭载力传感器等各种方式来实现。
 

         除了安全性能外,为保证人机协作操作方式便捷、简易,协作机器人企业正让机器人的编程方式可视图形化,并可支持无线实时、离线式编程。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图形界面、手动拖动或通过手势操作等途径来控制协作机器人,在降低了机器人操作难度的同时,也可节省人力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但协作机器人需要一个质变。
 

         在未来,随着AI技术的成熟并进一步强化应用,赋予产品“主动安全”技术和“智能编程”技术,协作机器人市场应用场景将会进一步拓宽,很多业内人士表示,“AI赋能,也许才是协作机器人最终的进化方向。”
 

         “3D视觉+AI+协作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搭载3D视觉,以完成外部信息的获取,同时,赋予协作机器人“AI大脑”,完成任务级别的智能编程,最终使协作机器人适应非结构化环境。
 

         可以说,当下机器人从机器“设备”到机器“人”的分水岭还未完全形成,未来协作机器人将面临着怎样和感知技术结合,如何更加智能,与人类默契相处等一系列问题。最终进化为何物,拭目以待。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心智造网(www.hahakm.com)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0)
上一篇 2019年1月8日 上午8:10
下一篇 2019年1月8日 上午8: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加入社群
加入社群
QQ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