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 – 同心智造网 http://www.hahakm.com Thu, 28 Oct 2021 06:52:5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6.5.5 http://www.hahakm.com/wp-content/uploads/2021/10/2021101807452380-150x150.jpg 汇川技术 – 同心智造网 http://www.hahakm.com 32 32 汇川技术:快速崛起的工控龙头 http://www.hahakm.com/services/edu/23761/ http://www.hahakm.com/services/edu/23761/#respond Thu, 28 Oct 2021 06:52:53 +0000 /?p=23761 来源:投资笔记V
汇川技术:快速崛起的工控龙头

我一朋友‬在一家日企减速机公司就职。能够掌握到汇川技术最上游的一些信息,所以兴趣使然准备就汇川的一些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汇川收入的组成

根据2020年年报和2021年半年报的内容来看,目前汇川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汇川技术:快速崛起的工控龙头

从汇川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汇川是由变频器发家,随后向全工业产品系列发散的一个过程。目前变频器占比以低于三成,而伺服电机、新能源机器人等行业的占比已超过五成。

二、各产业内部分析

1,运动控制类:

首先从我个人较为熟悉的运动控制类进行分析,运动控制类大体即可认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传统电机最大的区别在于伺服电机可以通过编码器的反馈实现对位置、速度和角度的精确反馈。

伺服电机的成本组成,驱动器:电机:编码器:其他=4:3.5:1.5:1。其中编码器是技术含量最高,且国产化率最低的一个部件。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厂家都外购德系、日系的编码器(海德汉、尼康)等,查询资料可知,目前汇川的全资子公司长春汇通已生产出23bit的绝对值编码器。在其他零部件方面,汇川均能够自产自足。

汇川技术:快速崛起的工控龙头

上图是2020年国内伺服市场的布局图,2020年我国伺服总规模约为210亿元,则最大玩家安川和汇川的伺服规模都在22亿左右。结合市场上普遍的销售价格,进口伺服售价均价在3500元左右,汇川等国产产品售价在2000元左右,则可推算出,安川一年伺服电机的出货量在60万台附近,汇川的出货量在100万台上下。

8月底有幸去汇川商量业务,得知公司2021年伺服电机的销售目标是300万台,且8月已完成目标的三分之二,今年完成全年目标几乎没有难度,则全年在运动控制类的营收应该能够超过60亿。汇川也于今年正是超过传统的日系三杰(三菱、安川、松下)成为国内伺服界第一。

汇川对于明年的伺服目标是500万台。这个数字很夸张,当时说的时候把我们公司的日本人都吓傻了。加入明年能够完成目标,那对应销售额即位100亿+。

但个人感觉这个数字比较难达到,如果真的达成,汇川的伺服市占率要达到20%以上,形成一家独大的。个人感觉汇川明年到400万台比较可行,但还是要看整个大环境的状况。

汇川的伺服电机在最终客户的评价不错,与国产的区别不是很大。

2,机器人

机器人可以算我对汇川最熟悉的一个部分,因为我们的减速机直接用在汇川的机器人上。

目前在工业领域,只要多关节的机械臂都可以成为机器人,常见的机器人有scara机器人,6轴机器人等等。

汇川技术:快速崛起的工控龙头

(Scara机器人,4关节)

汇川技术:快速崛起的工控龙头

(6轴机器人,负载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不等)

在公司2020年年报中并未单列机器人这一项,猜测应该是并表如其他项内容。公司21年在苏州新造了部分厂房,机器人业务应该是汇川接下来几年重点发展的项目。

传统机器人成本组成,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系统:其他=3:3:3:1,虽说机器人听起来很高端,但绝大部分的厂家都是外购核心零配件+自己组装。所以在成本端控制上,自研产品越多,成本就越低。全球主流的机器人厂家发那科,ABB等都有自己的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唯独减速机需要外购(哈默纳科或者纳博特斯克,均为日企)。汇川因为其自身生产大批量的伺服电机并且也有自己的控制系统,所以在成本端的优势相较于国内企业优势比较明显。

再说一下减速机,假如一个六轴机器人,就要搭配6个伺服和减速机。目前上市公司(绿的谐波)和我们的都是谐波减速机,在20kg及以下的负载中大量使用。但从寿命、漏油、精度等方面来看国产减速机和国外减速机差距依然比较明显。目前全部的进口厂家都没选用绿的谐波,绿的绝大部分还在国产厂家中使用。目前进口减速机的价格大概是国产的1.5倍到2倍。

有报道看到,汇川2020年机器人销售额1.68亿合计4000余台,今年上半年1.92亿合计6000台。我认为这里的机器人应该包括2轴,3轴等简单的机械臂。

汇川也有意走高端路线,公司目前大规模订购进口减速机,由于今年制造业的井喷,目前减速机的交货期都要在6个月以上。结合6月之前的数据推测汇川使用进口减速机生产的机器人数量在1000台左右,从3季度开始采购的进口减速机都是为明年准备,Q3汇川采购了1000台机器人量的减速机,Q4如果保持这个量,那么明年汇川至少能生产2500台高端机器人,机器人总的营收应该能够超过8亿。

3,机器人行业的看法:

由于工作的关系,可以接触到很多机器人厂家,这里就机器人行业多分享一些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将来机器代替人是不可逆的趋势,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可期。根据中信建投的研究,到2030年我国的机器人规模达到680亿元。

汇川技术:快速崛起的工控龙头

机器人的企业来看,个人将机器人分为如下几个阵营。

第一阵营:发那科、ABB、Kuka、安川(传统的四大家族)

第二阵营:Epson、Yamaha、那智不二越、川崎、OTC、史陶比尔等(基本日系机器人为主)

第三阵营: $埃斯顿(SZ002747)$ 、汇川、众为兴、 $机器人(SZ300024)$ 、台达(优秀国产、台企机器人厂家)

第四阵营:广数、埃夫特、图灵等等(剩下的国产机器人

目前以出货量计,机器人份额如下:

汇川技术:快速崛起的工控龙头

可以看出,机器人基本仍然以外资为主,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再来分析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及CNC厂家发那科2020年的年报进行分析。

年报地址:
financialresult202103_e.pdf (fanuc.co.jp)

发那科2020财年,全球机器人销售额2100亿日元,折合120亿人民币。几乎接近汇川的100倍。

机器人的好坏,最终还是核心零部件的高低,汇川机器人的集成度在国内厂家里可以称得上第一,明年占比超过埃斯顿,成为国产第一,跻身第二梯队是可以期待的。

题外话:今年制造业井喷,所有机器人厂家都面临订单太多,产能不足的情况。甚至出现了部分日系机器人厂家挑客户的现象(Epson说我们只接半导体行业的订单,别的行业不接了)。这给了很多国产机器人厂家替代的机会,但随着这股风过去,最后还是设备质量决定一切。

]]>
http://www.hahakm.com/services/edu/23761/feed/ 0
汇川技术有什么独门绝技,让上百家投资机构踏破门? http://www.hahakm.com/shijie/info/14908/ Thu, 27 May 2021 07:59:10 +0000 大家好,我是密切关注机构动向的经观君。

最近我们关注到了一家深圳的工业自动化企业——汇川技术。这家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控制电机速度的变频器和工业机器人必备的伺服系统,市场占有率都是内资品牌的NO 1。

汇川技术昨天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在股东大会的窗口期,有114家机构都在调研这家公司。高端制造的风口之上,汇川技术的这次调研海内外大鳄云集,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高瓴、弘毅。

值得注意的是,高瓴去年三季度开始买入上海机电,已经买成了第三大股东,说明高瓴对机电行业是有研究的。而且,高瓴去年以来对汇川技术的调研,好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汇川技术有什么独门绝技,才能让上百家机构踏破门?高瓴资本密集调研,未来会不会下重手买入呢?

从高瓴的动作看,买入上海机电可能有低估的因素,毕竟PE不到15,但汇川技术的PE是接近65倍。

当然,这样简单的类比是不科学的——上海机电就是一家简单的电梯公司,虽然“上海三菱”的品牌很硬,但电梯业务本身的毛利不到20%,电梯之外的业务占比也只有3%,过去几年,上海机电都处在营收低增长,利润连续下滑、零增长的状况之中。这样的公司,好在这家公司的龙头地位非常稳固,同时估值又比同行更低,而高瓴又非常热衷做资源整合。

汇川技术在机电领域,在电梯相关业务上与上海机电有所重合,但远比上海机电更为强势。毕竟被业内叫做小华为,业务面对的也是工业自动化、高端制造的星辰大海。

2020年,汇川技术的收入中,变频器+伺服系统的占比接近50%,两类产品的毛利率都在47%以上,市场占有率都是内资第一。其中,变频器属于工业控制中的基础产品,应用场景都是比较传统的行业,在有限的需求下,未来能讲的故事就是技术精进,打赢国产替代。

19年汇川收购做电梯部件的贝斯特,说明在中低端属性的业务上,这家公司已经在做横向的的一体化整合来拓展能力圈和客户圈——除了应用广泛的变频器,汇川本身也有电梯一体化控制系统,而贝思特主要为人机界面交互系统、电线电缆系统以及门机系统。

汇川技术有什么独门绝技,让上百家投资机构踏破门?插图

相比之下,伺服系统就属于高端产品了,下游面向工业机器人、机床、电子设备制造、锂电池等等高端制造行业。汇川在这方面比较先进的产品是19年推出的SV660系列伺服系统,目前已为宁德时代、比亚迪、隆基股份、大族激光等龙头企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国家指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都在汇川技术的射程内,其他产业也多需要相关支撑。只不过,除了伺服电机业务相对成熟外,汇川有想象空间的业务多数仍处在尚待建立技术壁垒的耕种期。

汇川技术被高瓴密集调研,可以说一点都不意外,要知道高瓴资本对制造业龙头有非常广泛的押注,对新能源这种新兴产业的制造业龙头更是青睐有加——像上海机电这样的传统行业,高瓴可能会更重视是否低估,但是对于比亚迪、隆基这些有行业前景加持、又有龙头地位的企业,高瓴已经不那么重视估值了。

但汇川技术又是比较特殊的,用传统的眼光看,机电行业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行业,突破技术壁垒需要持续的投入,而汇川最强势的业务,目前也还面临外资的压制。关键还在于,汇川又不是那么专注,多元化特色比较鲜明,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杂糅在一起,再加上目前估值并不低,且工控行业的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紧密相关,只能说,高瓴可能在等待扣动扳机的时机,同时在下注之前,也希望对汇川有更深入的理解?

]]>
汇川技术朱兴明:“进击的巨人”演绎变革“协奏曲” http://www.hahakm.com/shijie/interview/7158/ http://www.hahakm.com/shijie/interview/7158/#respond Wed, 19 Aug 2020 09:18:40 +0000 “进攻,再进攻,这才是汇川的活路。”2020年7月21日,在记者访谈的最后,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兴明掷地有声地用一句话总结了汇川的发展态度。

汇川技术朱兴明:“进击的巨人”演绎变革“协奏曲”插图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兴明

纵观其发展史,汇川可称得上是一位“进击的巨人”,素有工控界“小华为”之称。汇川以低压变频技术起家,公司上市之初,主要依靠单一通用变频器及定制化变频器(如电梯一体化控制器)等相关业务,但从未停止过对变频技术和电控技术相关应用领域的扩张,近年来又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由外资主导的工业自动化市场中,汇川作为国产龙头从拥挤的赛道中脱颖而出,占得一席之地,行业话语权与日俱增,不光在电梯行业所向披靡,某些细分领域更是让外资品牌敬畏。

疫情下的逆势操作,机遇大于危险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对有的企业来说是灾难性打击,对有的企业而言,却是加速国产替代、弯道超车的险中之机。

75.95%,这是汇川2020年半年报营收同比增长数字;疫情期间,汇川的研发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一季度研发投入占比13.99%,同比增长36.24%;在一片降薪潮中,汇川甚至为员工涨了工资。种种举措,彰显了汇川的独树一帜。

“我们始终相信,要逆势增长你必须逆势操作,这是汇川的原则,每一次公司面临重大事件都是这么做的。”朱兴明说,“往往这个时候逆势操作,比平常更有效果。”

突遇疫情,汇川研判,“机会大于危机”。朱兴明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与疫情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保健意识的迅速提高,以及企业复工复产对医疗保健物资装备方面的庞大需求。汇川为全国口罩机提供了4.2万多套的设备控制系统,提供的熔喷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市占率很高,再加上为其他医疗物资提供装备和控制系统,公司业绩有了很大增长。

其二,疫情冲击下的供应链中断已成全球问题,汇川在保供方面措施得力,供应链恢复快、供货及时,获得不少新客户订单。截至目前,一些外资品牌国外工厂未完全实现复工复产,产品供货周期仍在延长,汇川很好地抓住这一机会,扩大了在包括口罩机、熔喷布在内的更多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

其三,此次疫情让各行各业的企业意识到自动化、信息化、国产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虽然这一过程漫长,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对汇川是利好消息。特别是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与汇川、系统集成商一起加大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力度。

在供应侧,面对同样的断供考题,汇川一方面加强与国际供应商的沟通,保证进口元器件的正常交付;另一方面,利用公司近年来打下的国产化基础,与国内元器件厂商加大合作,汇川产品的国产化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

在第一季度“深蹲”后,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复起”,同比增长3.2%,更加坚定了朱兴明“疫情之于汇川,机大于危”的判断。

做中国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赋能者与布道者

直面疫情大考,数字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越强。

“数字化程度越高的企业,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越强,而疫情只是不确定因素的其中一种。”朱兴明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企业如何敏锐地发现不确定性,发现后如何及时调整公司内部的组织和运营,并确保调整举措真正落地,这个过程如果没有数字化,会是灾难性的。”

朱兴明进一步解释道,企业要想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应对各种危机,不能仅仅依赖于人的敏感,而应该依靠组织的敏感。数字化能够帮助组织有敏感性,它让很多不确定因素以数据的形式最快的显现化,它能告诉决策者,公司的经营指标是否偏离既定的发展基线,帮助公司快速做出有效应对。

成为数字化企业,不光是汇川努力的方向,也是汇川想要传播的“福音”。

“实现数字化,道阻且长。”朱兴明坦言,一方面,很多客户本身不是数字化专家,他们缺少对数字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如何为客户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未来中国企业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数字化赋能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以此为切入点,汇川扎根工业实践,构建汇川工业互联网云平台,聚焦两大重点,打通“懂工艺、懂工业的工控人员”参与行业物联网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汇川工业云+智能服务

汇川提供一套完整的端到端的设备物联网开发解决方案,为工厂自动化提供智能管理,实现远程运维、故障报警、设备管理等不断扩展的功能,围绕客户目标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赋能工业企业向服务化转型,发展新型商业模式,帮助企业开源节流。

汇川工业云+智能制造

采用“汇川工业互联网平台+APP”方案,汇川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深度融合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为企业原料、设备、生产、运输、销售五大环节提供智能互联服务,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艺水平及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同时减少能源使用。

以纺织行业为例,汇川智能纺织行业线为棉纺—络并捻—织造—印染整—针织与缝制纺织全流程提供工艺电子化、装备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像汇川智能生产管理信息系统(IN-iMES),就是汇川专为长丝织造行业打造的智能织造信息管理系统。IN-iMES以边缘智能为核心,打通全流程数据链,实现了从原丝到坯布、从办公室到现场终端的全流程、全场景化的监管,帮助客户打造反应敏捷化、效率最大化、生产智能化的快速反应工厂。

务实创新,纵深耕耘,持续进击,汇川要做中国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赋能者与布道者。

基线变革,向世界一流工控企业进发

“汇川一直在思考,我们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朱兴明说,“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未来要向制造业强国、甚至是世界制造强国迈进,在这一征途中一定会出现一至两家优秀的自动化、数字化公司。我们会反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是汇川呢?凭借先天的技术和条件,我们希望成为某些细分领域的‘中国名片’,这是汇川存在的意义和奋斗目标。”

市场竞争激烈而残酷,既要直面国际一流品牌的下沉策略,又要应对国内友商的上顶策略,汇川如何突出重围?

正如雄鹰“不惑”之年断喙、啄趾、拔毛,历经150天重获新生,将精彩再续30年,汇川在进击成为世界一流的工控企业征途中不断进行由内而外的自革命,力求将企业调整到跨越发展的至优状态。

2019年是汇川定义的组织变革年,遵循“改革·开放”原则,公司一方面利用外脑系统引进世界级先进管理理论与标杆实践经验,一方面启动“公司治理”、“战略管理”、“LTC”三大核心变革项目和十五个子变革项目。用朱兴明的话说,汇川正在进行“基线体系的重构”。

为什么基线如此重要?“没有基线,数字化管理从何谈起?”朱兴明说,做任何事情必须要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基线。一万名员工组成的企业,岗位的边界、组织的边界、业务的边界,必须靠体系化的规则来界定,整个汇川的边界,必须靠客户更满意、运营更高效的总则来界定。此乃汇川运行之“法”。

2020年,是汇川的变革深化年。以打造客户为中心的、敏捷的流程组织为目标,汇川将继续深入推进现有变革项目,同时将横向展开其他核心价值流与赋能流的变革项目,同步规划与建设作为变革成果固化及落地的IT平台。

“企业变革不是痛,而是难。”朱兴明说,任何组织的变革,都涉及权利与利益的再分配,都涉及每位员工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大改变,自恃于经验、执拗于习惯,往往是变革的天敌。汇川有幸在很短时间里就突破这个天敌,人归零、组织归本行动已蔚然成风,空杯心态转变成自我约束与习惯。

作为“进击的巨人”,汇川提倡以贡献者为本。朱兴明的期望则更高,希望更多的员工“成为一位极优的贡献者,最好是一位长期的极优贡献者”,汇川也不吝惜对他们报以更多回馈。

汇川技术朱兴明:“进击的巨人”演绎变革“协奏曲”插图1

今年6月5日,公司发布的汇川新文化

成为世界一流的工控企业,汇川有着明确的数字化基线。“很简单,就是两个标准:将业界最好的标准作为基线,如果找不到业界最好或者行业最高标准,就将每天提升15%作为基线。”朱兴明说。

“对照业界先进,汇川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中国各领域细分行业进行产业革命,实现升级换代,立足国内,拓展国际,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与服务,追求规模和利润双增长。”朱兴明说。目前,汇川电梯业务已成为该领域全球市场第一位,根据规划,近一至三年汇川将在变频器、伺服、PLC、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力争成为国内“单打冠军”。

]]>
http://www.hahakm.com/shijie/interview/7158/feed/ 0
关注 | 汇川技术快速增长原因及短板分析 http://www.hahakm.com/shijie/info/752/ http://www.hahakm.com/shijie/info/752/#respond Wed, 05 Sep 2018 02:17:17 +0000 导语 做为上市公司,汇川技术(300124)刚刚发表了2018年半年度的财务报告。从几个关键财务指标来看,基本上全线飘红。前半年销售总额24.73亿元,同比增长27.66%,利润总额5.54亿元,同比增长11.77%。从增长率上来看,汇川技术是明显快过整体自动化市场增长率的。(据MIR DATABANK研究,中国2018年自动化市场前半年增长率和2017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只有12%左右,其中以伺服,工业机器人,CNC等市场的回落尤为明显)

 

        快速增长原因分析:
 

        a)产品领域—-深耕行业,寻找细分市场

 

        汇川技术主打产品线分别是变频器类和运动控制类。取得高增长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其传统的变频器业务,在除了电梯行业外,进一步在其他行业快速扩展,例如起重,空压机,折弯机等领域。主行业电梯行业增长并不快,快的原因是在其他行业抢占了市场份额;第二,伺服产品仍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关注 | 汇川技术快速增长原因及短板分析插图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和其他自动化厂家不同,汇川技术走的是行业深度开发路线,对于任何选定的行业,汇川技术需要深度了解行业客户的产品需求,工艺要求,以寻求如何改进客户目前的技术方案。正是在此思路下,汇川在电梯行业推出电梯驱控一体机并取得极大成功。目前在起重,纺机,空调等领域,汇川也在试图复制其在电梯行业的成功。

 

        b)联合开发,现场开发—-走“定制化”的标准品路线

 

        这是汇川有别于其他公司的另外一个显著之处。如何基于通用产品,开发针对不同行业和应用的解决方案?汇川给出了最合适的实施方法,即和行业中的代表客户,联合开发解决方案,在应用现场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

 

        下图例举了汇川和客户进行联合开发的情况:

 

关注 | 汇川技术快速增长原因及短板分析插图1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与Top客户进行共同开发的优点:

        通过与客户深度合作,充分理解客户痛点,从而使开发出来的产品/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可以增加客户对汇川的信任,日后成为稳定客户。

        汇川可以通过客户大大提高对行业的knowhow,以便在行业内更好的开展业务。

 

        c)致力于行业的产业链整合

 

        下图是汇川技术下述各个公司的分类描述:

 

关注 | 汇川技术快速增长原因及短板分析插图2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时间截止至2018年8月27日

 

        从上图可以看出两个关键结论:

 

        第一:在汇川技术选定的下游行业,一定尽力找可以合作的,掌握行业应用知识和客户资源的系统集成商合作。在电梯行业如此,在纺机,注塑机等行业也是如此。如此一来,其他竞争对手很难在这些行业同汇川技术竞争。

 

        第二:深度的产业链整合,尤其针对关键零部件。举个例子,对于伺服产品,其关键部件是编码器,目前市场大部分编码器都是国外品牌进口。只有解决了编码器的供应问题才能做到不受制于人。在MIR DATABANK看来,汇川运动控制业务,在过去取得的最大成就,不是销售业绩的快速增长,而是收购长春汇通,对伺服上游零部件的资源整合。同样,对于目前的汇川工业机器人业务,笔者猜测,其管理层的主要诉求,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如何解决上游精密减速机的问题。

 

        汇川技术的短板分析:
 

        汇川技术在某些领域做的非常好,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无敌的,在MIR DATABANK看来,其在如下几个方面是存在明显短板的:

 

        第一:从产品业务来讲,其PLC产品和变频器,伺服相比劣势明显。而PLC产品是自动化系统的大脑和核心,是利润最高的产品,是自动化行业的“印钞机”。汇川并不是个案,有很多优秀的国内自动化公司,在过去十年都在积极开发和拓展PLC业务,但为什么这么优秀的自动化公司,PLC业务做不起来?MIR DATABANK另有文章进行分析。

 

        第二:在目前智能制造的大潮下,汇川缺少核心软件产品和系统整合能力。智能制造一定是未来制造业的大方向,但包括汇川在内的国内大部分自动化公司所面临的状况是:怎样从一家卖单品的产品销售公司,转变为一家可以为客户进行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解决方案公司?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收购几家MES公司那么简单,而是经营思路,市场开发思路,销售思路从上而下的全面转变。

 

        第三:汇川工程项目能力比较薄弱。拥有自主的工程项目能力,是过去二十年跨国自动化公司一直在积极投入和布局的。西门子在九十年代刚进入中国时就收购国内工程公司,成立SFAE和SIAS,罗克韦尔在2009年收购西安恒生,都说明在国内拥有工程项目能力有多么重要。

 

        第四:客户层面,汇川目前主要以私有企业客户为主,国有企业和大型集团性企业客户占比较低。这似乎和汇川技术的企业基因和文化相关。不做国有企业,就意味着失去了国内自动化百分之六十的市场,而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相比,是一片蓝海市场,更看重品牌,服务,解决方案能力,而不是拼价格。

 

        总结

        汇川技术作为一家国内的优秀自动化厂商,过去的表现无疑是非常杰出和令人钦佩的。未来自动化产业的两大引擎: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汇川目前都在积极布局。长期来看,MIR DATABANK对于汇川未来的发展是非常看好的。也会保持对包括汇川在内的国内企业持续密切关注。

]]>
http://www.hahakm.com/shijie/info/752/feed/ 0